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国际

8000万年前人类身体大小的菊石曾生活在大西洋

目前,最新考古研究显示,大约8000万年前,人类身体大小的远古菊石在大西洋中游动,它们拥有较长的触臂,螺旋外壳直径达到1.8米,该物种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菊石,它们是灭绝的海生无脊椎生物。菊石生存于中奥陶纪至晚白垩纪,因其表面具有类似菊花线纹而得名。

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11月10日出版的《公共科学图书馆·综合》杂志上,研究人员检查了154个菊石化石,从而填补了这种远古巨型头足类动物的进化史,其中包括一些历史标本,以及从英国和墨西哥新发现的100多个化石。

基于该分析,他们发现一种叫做Parapuzosia seppenradensis的菊石大约于8000万年前出现在大西洋海域,它可能与另一种相对较小的物种Parapuzosia leptophylla是近亲,后者螺旋外壳直径达到1米。

它们为什么会如此庞大?专家指出,远古时期菊石可能面临着生长进化压力,因为白垩纪时期海洋存在一种更庞大的捕食者——沧龙,沧龙是远古海洋的终极猎手,体长可达17米,体重可达20吨。

之前有考古证据表明沧龙捕食菊石,但目前还没有掌握到沧龙捕食Parapuzosia seppenradensis的相关证据。尽管这项新研究填补了巨型头足类动物过去的一些空白,但仍有许多谜团未解。

菊石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辽宁热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.video-2017 .play-video-area img {width: 100%;height: 360px;object-fit: contain;}当地时间6月27日,卢旺达与刚果(金)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和平协议,旨在结束刚果[全文]
    2025-06-28 02:31
  • 新华社基加利/金沙萨6月8日电(记者吉莉 史彧)卢旺达政府7日宣布退出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,指责邻国刚果(金)联合部分成员国“将该组织工具化”。卢旺达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在一份声明中说,在当天于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举行的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[全文]
    2025-06-09 22:05
  • 5月25日,观众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都馆参观展出的机器狗。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新华社成都5月25日电(记者康锦谦、董小红、李倩薇)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(西博会)25日在成都开幕,共吸引包括境外62个国家(地区)在内的30[全文]
    2025-05-26 22:09
  • 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日前发表题为《觉得与中国的贸易战现在已经够糟了吗?那就等着瞧吧》的文章指出,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的关税政策是“先开枪,后思考”,美国与中国“脱钩”的代价将是经济下滑、社会混乱,甚至更糟糕。文章摘要如下:美国似乎已经与全球第二[全文]
    2025-05-12 02:39
  • 新华社拉巴特4月24日电(记者霍晶)摩洛哥高速铁路二期项目开工仪式24日在摩首都拉巴特的阿格达勒火车站举行,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出席。摩洛哥是非洲第一个拥有高铁的国家。其高铁一期项目采用法国技术和设计标准,连接摩洛哥北部城市丹吉尔和盖尼特[全文]
    2025-04-26 10:39
  • △美国财政部(资料图)总台记者当地时间4月2日获悉,美国财政部宣布了新一轮与俄罗斯相关的制裁,涉及5名个人和4个实体。目前,俄罗斯方面暂无回应。(总台记者 张颖哲) 责任编辑:陈琰 SN225[全文]
    2025-04-03 04:58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辽宁热线 liaon.csrib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